潘星教育网

最新搜索
1答案 211 3.1 4..1 5<! 6index.php 7.1 8..1
热门搜索
1 2高文 3韩非 4填志愿 511 6凤冈一中 7指标生 8东莞

会计职场规划观后感_会计与财务人员的职业规划心得体会

职场技能2022-05-15 14:51:46

  统一了财务业务的目标,那财务具体如何支持服务业务呢,从哪里入手呢。我的观点很简单,从核算入手。这是因为核算是财务工作的基础,也是其他管理工作的基础,更重要的做好核算的本身就是管理优化的过程。做好核算,基本上也就顺带着把财务相关管理工作的60%-80%完成了。

  这可能与很多人的认识不一样。在很多人眼里,核算不就是记记账吗?这样理解核算显然是片面的和停在表象的。

  记账是核算的内容,但核算绝不是记记账就算了。事实上,记账本身是简单的,但是,怎么创造条件让账记好却是很困难的。

  稻盛和夫认为,运用会计协助企业步入正轨、永续经营,有四个步骤:第一步,财报必须真实反映实际经营状况;第二步,经营者要对会计数字有感;第三步,经营者要对会计数字追根究底;第四步,实行阿米巴经营管理。

  第一步就是财报必须真实反映实际经营状况。我想问问大家,你觉得贵公司的账记得咋样,直白一点,账实相符吗?给你一秒想想。很多人直觉的反应是:本来不就应该如此吗?但事实上很多企业都做不到。

  就是华为这样牛的企业也是经过了很多年的努力才做到了。《华为财经密码》说,“但其实,华为也走过了和所有中小企业同样的一段历程,就是忙了一年下来,连基本的财务账都算不清楚,不知道自己企业赚了多少钱,账实相符更是如同天方夜谭。”后来华为向IBM学习,开展了多轮财经体系的变革,经过十多年不懈的努力,才实现了账实相符这个大家以为很应该的目标。

  账实相符实现不了,不是因为记账本身,而在于怎么让账记好没做到位,这也是财务要下功夫的地方。在我看来,主要包括两点:搭建合理的核算架构和推动业务规范,这两点又是相辅相成的,业务规范更是核算架构的延伸。

  搭建合理的核算架构就是按照业务的逻辑,设计出核算的结构和标准,也就是核算的四梁八柱。如同建筑设计,好的设计图纸才能让建造人员顺利的把建筑建好。核算架构要根据业务搭建和设计,因此,财务必须深刻理解业务,要对业务进行深入分析。这样才能对业务数据按照多维度描述,如,收入成本要按照区域、项目、产品、客户等核算;往来要按照单位、自然人分别核算,同时还要参照收入成本的口径按照区域和产品类别核算;产品是数量金额还是金额式的,按照类别核算,类别又怎么划分;费用按照部门,也要按照费用类别核算等等。尽可能把所有数据的维度体现在核算中,这样便随时可根据不同需要生成各类报表。区域报表、产品报表、客户报表等等,这些报表为业务提供支持与服务。

  核算架构有了,就能记出好的账务了吗,这还不够。还有第二个工作,就是还必须推动业务规范。《华为财经密码》说:“财经本身并不产生数据,数据源于业务,业务数据的真实、完整和准确,直接决定了财经工作的质量,而两者之间首先必须统一语言和逻辑。”这里说的“财经工作的质量”首先是核算的质量。我一直拿摄影师作为核算的比喻,摄影师可以在摄影技术(核算架构)上不断精进。但是,如果摄像机前面的图景本身乱作一团,摄影师水平再高,也无法拍出好看的照片。因此,财务人员不能只是坐在办公室里,还要到业务一线,观察分析业务,与业务一起推动业务规范,我称之为核算架构的延伸。

  我们经常的能听到,我就是个小会计,我怎么办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业务不够规范。“求之于势,不责于人”,财务领导者在搭建好核算架构的同时,更需要做的是带领团队推动业务规范。核算架构有了,业务数据规范了(真实、完整和准确),会计这个“建造者”就可以“建造”出好的账务来。

  怎么才能推动业务规范呢。大家都知道业务是不会自动规范的,这就需要各方努力去推动,尤其是公司一把手必须重视。业务规范的实质,就是构建流程体系和运营系统,就是把质量、运营、内控、授权等要素嵌入业务流程的过程。这也正是管理优化的过程,也是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过程,更是统一语言和逻辑的过程。可以说,搭建核算架构和业务规范就是财务业务一体化和财务管控的抓手。

  《华为战略财务讲义》里有句话,“账能算多细,组织就能切多细,管理就能管多细”,对这句话的次序我是不敢苟同的。按照实践应该是,“组织切多细,财务才能算多细,管理也就才能管多细”,没有组织的细化,账是不可能算细的。实际中,组织的细化,很可能是来自财务会计工作者的推动。但最终实现组织细化,没有最高领导者的支持和各方的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大家对此应该是有深刻体会的。这个工作具体怎么推动,可以参照管理变革的书。

  岔开一句,现在做财务没有不说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但是如何落实财务业务一体化,并没有好的措施和切口,这是因为忽略了核算这个最好的抓手,沿着搭建核算架构和业务规范这条路,一体化就会逐渐做起来。

  我们以前把财务、人力、行政、战略等这些职能管理当做单独的管理系统(现在还有很多人依然如此认为),这种认识显然太过强调专业、强调不同了。事实上,所有的职能管理都是为了业务,如果单独一套系统,那怎么能为业务服务呢。脱离了业务的职能管理,是无源之水。职能管理,当然,包括财务管理必须融入业务,嵌入业务,与业务一体化。现在特别流行的各种BP岗位就体现了这一点。

  现在国家花大力气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核心是研发,我们的研发活动怎么能核算好呢。这就必须推动研发管理的规范,首先,研发立项要规范,其次,立项之后的研发工作过程管理和流程要规范,要能够清楚的记录下来研发所消耗的工时、物力、折旧、无形资产等,最后研发完结,报告流程也要规范。这样财务对研发费用的核算才可能是真实、准确、完整的。这个过程描述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做到难之又难。大家都知道华为的IPD,这个变革华为也是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完成的,而且还在持续的优化和完善。

  在一般的企业里,这里指的是业务基本稳定的企业,其业务的90%,甚至98%是常态性的,也就是确定的。这部分工作完全可以通过业务规范,实现业务数字化,进而实现机器记账。现在很多生产企业的库存管理系统是与财务系统打通的,收发均可以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各种费用报销在系统里完成审批后,也可以直接生成记账凭证,这部分只需要会计复核就可以了。剩下的2-10%的工作,是新发或偶发的,不便数字化,这部分工作仍需要会计手工处理。这样财务人员就可以从原来耗费大量时间的具体核算中解放出来。财务人员可以花更多的时间不断完善和优化核算架构,推动业务的规范;并在这个过程中,服务和支持业务做好业务预测、计划预算、成本费用管理、收款和信用管理等等,在更重要的财务分析、内部控制、资产资金管理、税务管理、投融资管理等下更多的功夫。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核算和其他管理工作一样是需要成本的。核算并不是越细越好,管理也并非越细越好。核算和管理都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为了实现业务目标。各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业务来判断到底需要什么程度的核算和管理,要评价成本与收益,选择适合自己的核算和管理。

会计职场规划观后感会计职业规划观后感会计步入职场观后感会计第一课会计人生与规划观后感会计职业规划心得体会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整合,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