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星教育网

最新搜索
1答案 211 3.1 4..1 5<! 6index.php 7.1 8..1
热门搜索
1 2高文 3韩非 4填志愿 511 6凤冈一中 7指标生 8东莞

学生在出力流汗中淬炼本领涵养情怀

小学课程2024-05-20 09:29:57

新视线·劳动正当时

在天津大学近期开展的劳动周活动中,药学院学生李哲主动报名参加了中药材种植体验活动,跟同学们一起拿起锄头和铁锹,亲手种下一株株丹参、薄荷,体验到了播种的快乐。他说:“通过劳动,我不仅强化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学会了使用传统农具耕种,更体会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

天津大学历来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工作,让学生在出力流汗中涵养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学校今年的劳动周、劳动教育月活动注重将专业学习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传统知识焕发生机活力。

“在校园湖畔,我们用矿泉水瓶、塑料水管和麻绳打造了一个别致的鸭窝装置,为鸭子提供休憩场所,实现了劳动实践与环保创意的融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辅导员赵乾琨告诉记者。

建筑学院成立的“来Do工作室”由学院教师进行专业指导,依托“装置艺术与环境设施”课,对校园的路面、图书馆、湖面、角落等进行“微改造”,形成了火爆全网的“天大幸运鹅”等微景观劳动作品。“我们依托学校搭建的劳动实践平台,成立了‘来Do工作室’,用项目式、专业化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实践转化中深化专业认知,提升动手能力。”“来Do工作室”指导教师郝卫国说。

依托劳动周、劳动教育月、劳动教育赋能助力计划等品牌活动,天津大学持续打造了34门劳动教育第一课堂通识选修课和26门课外课程,建立了31个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农作物和中草药种植体验、果实采摘等特色劳动活动,通过制度赋能、课程赋能、实践赋能、文化赋能,广泛搭建“劳动+生活”“劳动+专业”“劳动+公益”的实践活动平台。

天津大学药学院教授李霞作为劳动教育指导教师和“中草药种植与文化创新实践”课程主讲教师,带领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学校定点帮扶的宕昌县中草药产业发展,实现了专业知识从“象牙塔”到“黄土地”的转化。

“我们不仅倡导学生在田间地头劳动,更带领他们在祖国大地上行走、调研和创造。2020年起,我们每年都会组织师生到宕昌县调研分析当地土壤和药材质量,同时以当地量大质优的黄芪、当归和花椒等为主要成分,开发中草药足浴包产品,助力药农增收致富。”李霞说。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情怀也是天津大学开展劳动教育的题中之义。医学院“系统解剖学”课程主讲教师王鹏介绍:“医学作为一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的学科,对于医学生的仁爱之心和专业技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在劳动教育中特别注重对学生救死扶伤的情感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锻炼。未来,医学院将在劳动教育中加强专业课堂和课外实践的贯通融合,通过抓好医学专业实践和特色志愿服务,促进劳动教育见行见效。”

天津大学学工部部长赵欣说:“劳动教育始终是天津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构建具有天大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教育引导学生夯实日常生活劳动基础,加强专业劳动实践,丰富服务性劳动经历,让学生们在劳动中淬炼本领、锻造担当,涵养‘小我’融入‘大我’的家国情怀,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接续奋斗。”

《中国教育报》2024年05月20日第2版

作者:本报记者 陈欣然 通讯员 焦德芳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整合,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