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星教育网

最新搜索
111 2.1 3..1 4<! 5index.php 6.1 7..1 8一级造价师
热门搜索
1 2高文 3韩非 4填志愿 511 6凤冈一中 7指标生 8东莞

课后服务从常态化走向高质量

小学课程2024-05-10 09:40:36

开展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是营造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上海市不断完善供给体系,大力创新管理机制,在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提质增效上开展了大量实践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

优化供给,大力拓展课后服务课程资源

要做好校内课后服务,保障充足的课程资源供给无疑是关键所在。上海市一方面通过确定优质校外教育机构“白名单”或实施课后服务基地共建等多种形式,充分挖掘并全面统筹科教、地域文化、文博、红色教育等公共资源。在规范引入和有效使用这些资源的同时,鼓励学校自主选择并开发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课程,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撑。另一方面,以数字化赋能优质课后服务资源建设,利用数字化平台资源开展课后服务内容设计、联合教研、经验交流;广泛征集中小学课后服务的优秀课程和经典案例,为薄弱学校和远郊学校输出丰富、多元且可选择的优质服务课程,有力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区际及校际均衡。

上海市两年多来多措并举优化课后服务资源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长宁区开发了由“人格与修养、科技与创新、生活与运动、人文与艺术”四大课程群组成的“快乐300分”课程系列,将区内社会资源全部整合到232门活动课程中,且配送到了全区所有小学;嘉定、黄浦等区推动区内学校与所在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立互动联系,采用“培训+活动”形式,推出了多种类型实践体验活动;静安、崇明等区则推出区内全部或部分优质课程的集中配送制,实现了课后资源的区域共享。

目前,上海市越来越多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把课后服务课程纳入了学校整体课程设计。比如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实验小学成功开发“生境花园”及“一米菜园”课程,将自然、美术、音乐等跨学科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并在纵向学段上合理设计知识难度,受到学生欢迎和业界好评。还有一些学校分别聚焦兴趣培养、素养提升、优长发展,通过课程的分类分层设计,有效提升课后服务的育人成效。

创新管理,全面提升校内课后服务水平

两年多来,上海市积极创新课后服务管理机制,建立了基于数据支持的供需诊断机制,通过了解现行课后服务的供需差距情况来优化课后服务的供给结构,提高课后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建立了包括课程引入前审核、实施过程及实施后评价的全程式课后服务质量监管机制,用以强化对课后服务课程的过程管理和评估。

在课后服务普及阶段,各区普遍建立了以激励为主的课后服务评价机制,通过评选课后服务优秀案例、课后服务先进单位、课后服务先进工作者等活动,较好地营造起全社会重视课后服务的良好氛围。随着课后服务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有的区域开始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以先进的评价理论、反馈机制和逻辑架构为基本指导,研制符合区域实际的质量评估标准及数据收集工具,以期对区域或学校的课后服务展开全面或专项的评估,并对课后服务的发展趋势及问题进行预测和判断。

在监管层面上,闵行区搭建的“大数据辅助教学和评价系统”,通过定期采集教师端、学生端和家长端的相关数据,实现了对个性化课后服务的课程设置、选择及实施管理;对于政府购买的课后服务课程,黄浦区做到定期对外购课程机构及执教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后反馈,提升了所购买课后服务资源的时效性和优质性。

在学校层面上,一些学校对于自主开设的课后服务课程及活动实行教研组主体实施、教学室考核反馈等评价管理机制,同时对第三方提供的课后服务资源实施“课前预审、课中助教、课后反馈”的全过程管理,有力保障了课后服务的品质和水平。

加大投入,确保校内课后服务的公益性

在课后服务经费的保障上,上海市采取的是以财政投入为主、学校自筹为辅的方式,而不向学生家长收取任何费用。目前,上海市教师课后服务经费主要包括人员补助和日常运行补助两大部分。其中,人员补助经费按每个课时85元计发;日常运行经费按照在校生每生每年不低于100元的标准,安排经费补充学校,用于免费课后服务的运行支出。在管理上,课后服务经费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并设立课后服务专项,严格落实对参与课后服务教师的绩效工资倾斜政策,合理增加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劳动报酬。

在课后服务所需人力资源的投入上,上海市则采取内外结合、专兼并重的方式加以解决。一方面,推动各校深入盘活体系内人力资源,通过完善各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的热情和干劲;同时实行早晚轮班、弹性工作等制度,有效解决了课后服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学校引入课后服务“外援”力量,适度吸纳社会组织和人员参与课后服务,包括利用线上优质教师资源开展课后服务。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则提供相应的政策、资金、指导、服务等支持,较好地实现了课后服务群体的多元化。譬如,金山区引入上海金成进修学院开展公益“爱心晚托”项目服务,为该区多所学校增派17点到18点的课后服务教师;又如上海师范大学组织近1000名来自12个师范专业的师生党员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既丰富了学校课后服务教师配置,也在师范类院校与中小学之间搭建了新的教育教学实践平台。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本文系上海市2023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区域性课后服务质量监测评价研究——以上海为例”[项目批准号:A202301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4年05月10日第9版

作者:董圣足 张璐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整合,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