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星教育网

最新搜索
111 2.1 3..1 4<! 5index.php 6.1 7..1 8一级造价师
热门搜索
1 2高文 3韩非 4填志愿 511 6凤冈一中 7指标生 8东莞

围魏救赵读后感小学_围魏救赵读后感400字作文

小学资讯2022-08-02 20:49:11

《虚实篇》

  唐太宗在谈《孙子》时说:“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

  意思是,我读了那么多兵书,没有比《孙子》更好的了。《孙子》十三篇,没有比《虚实》更重要的了。你只要精通虚实的应用法则,就一定可以打胜仗。

  何为虚实?

  就是不跟对手硬碰硬,只在能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战场作战,同时逼对手在其优势无法发挥出来的战场作战。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孙子说:凡先占据战场有利的位置而等待敌人的就从容主动,后到达战场而仓促应战的就疲劳被动。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

  佚:通“逸”。致人,就是让敌人来;致于人,就是到敌人那去。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说:“《孙子》千章万句,无外乎致人而不致于人。”打仗,就是对主动权的争夺。

  有人问毛教员,仗究竟该怎么打?

  毛教员说,打仗其实很简单,就八个字: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你想在你具有优势的战场跟我打,想在对你有利的时间跟我打,想按你具有优势的打法跟我打,但我偏偏不让你得逞。我非要把你拉到我有优势的战场,在对我有利的时间,采取对我有利的打法跟你打。

  要牵着敌人的鼻子走,不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这也就是孙子说的“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比如孟良崮战役,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是国军的五大主力之一,全美式装备,机械化部队,久经沙场,战斗力很强。这样的部队,在平原上是无敌的,张灵甫做梦都想在平原找共军拉开阵势决战。

  但粟裕把战场选在了孟良崮,山区地形,美式重装备的优势发挥不出来。而我军是步兵为主,山地战、运动战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了。

  再讲个反面例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之一就是李德放弃了红军擅长的运动战打法,去跟国军打阵地战,最后正中对方下怀,让国军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

  每个人,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弱项,重要的不是取长补短,而是以实击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不妨想下,散户的优势是什么?

  散户资金量不大,最大的优势是机动灵活,想买时就能买到,想卖也能及时卖出。散户的劣势是投研能力差,对公司很难有深刻的理解,容易被煽动。

  所以,散户最优的策略是择强汰弱,始终持有上升趋势的股票,哪怕某个公司再看好,也等它形成上升趋势再买。

  比如持仓中,某股票最近走势弱,跌破了20日均线,我可以瞬间就卖出;某股票强势突破,我也可以瞬间买进。这种操作,机构是做不到的。

  遇到熊市,跌破均线我们可以瞬间离场,而机构只能眼睁睁看着股价大跌。

  反观机构,由于资金量太大,只能慢慢买,建仓一只股票需要很长时间;卖出也一样,机构哪怕看到危险,也只能慢慢减仓,如果想快逃,就直接砸跌停了,谁也卖不出。机构的优势是投研能力强,对基本面有更深的理解。

  有些散户持有弱势股,越跌越买,其实是放弃了自己灵活机动的优势,觉得自己投研能力很强,在自己具有劣势的战场上投入重兵,只要错一次,就是重仓大亏。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能使敌人自动进入我预定地域的,是用小利引诱它的结果;能使敌人不能到达其预定地域的,是制造困难阻止它的结果。敌人休整得好,就要设法使它疲劳;敌人粮食充足,就要设法使它饥饿;敌人驻扎安稳,就要设法使它移动。

  这里进一步讲了“怎么抓住主动权”,核心在于利益,知道对方最在乎什么,利用好人性。

围魏救赵读后感小学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出兵指向敌人无法援救的地方,奔袭敌人预料不到的方向。行军千里而不疲劳,因为走的是敌人没有部署的地方;进攻而必然会得手,因为攻的是敌人没有设防的地方;防御而必然能稳固,因为守的是敌人无法攻克的地方。

  避实击虚,是高手用兵的不二法门。

  商业竞争中的避实击虚,就是不与竞争对手硬碰硬,从对手力量薄弱的地方入手,选择对方忽视和不愿意做的业务作为自己的战场。

  比如,国内手机厂商,往往走的都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国外厂商在农村力量薄弱,他们就利用成本优势,占领对价格敏感的农村市场,以获得生存空间。当积累了资金,发展了技术,塑造了品牌,再一步步往高端市场进攻。

  这里再分享前段时间写的一段话,道理都是相通的:

  “普通人天真地认为,如果他们简单模仿前浪的做法,做一个类似产品或服务,只要价格便宜,功能更多更好,就能拍死前浪。

  但是,前浪作为行业老大,往往具有规模效应和品牌积淀,后浪想在同一条道路上追赶,几乎不可能。

  最有效的拍死前浪的方法,是走一条完全不同的路。比如苹果不在电脑端跟微软较劲,而是在移动端全面超越。再比如,1453年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控制了欧洲与亚洲的贸易路线。西欧国家另辟蹊径,探索海上贸易路线,开拓了非洲和美洲这些更广阔的的天地。

  当后浪另辟蹊径,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在新的道路上成为老大后,再回头看那个年迈的前浪,会产生一种懒得搭理,不屑一顾的感觉。”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所以善于进攻的人,敌人不知道该守哪儿;善于防守的人,敌人不知道该从哪进攻。

  如果对手有这种感觉,说明他已经被你玩得团团转了,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彻底把他搞晕了。

  在震荡市,很多投资者也有这样的感觉,今天这个行业强势,明天那个行业领跑,热点切换非常快,追进去就被套。刚三根阳线改变信仰,然后就开始跌;刚跌到肉疼割肉,又开始涨。当大众被市场折腾得精疲力尽时,真正的趋势才开始,而此时很多人已经不相信了。

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微妙啊微妙,竟然到看不出形迹的地步;神奇啊神奇,竟然到听不到声息的地步;所以你就能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一出手对手就挡不住,是因为打到了对方的薄弱环节;后退而使敌人无法追击的,是因为行动迅速使敌人追赶不上。所以,我想打,敌人即使高垒深沟也不得不脱离阵地与我作战,是因为我进攻了敌人必救的要害之处;我不想打,就是在地上画条线,敌人也无法前来同我作战,是因为我已经诱使敌人改变了其进攻的方向。

  前面说,我军擅长打运动战,国军擅长打阵地战。但国军为什么不拒绝打运动战呢?干嘛非被我军牵着鼻子走呢?

  或者说,我军怎么逼着国军打运动战?

  答案是,攻其所必救也。围城打援,把你一个城围起来,你来不来救?来救,你就动起来了,变成了好打之敌;不来救,我就假戏真做,把城攻下来。

  围魏救赵也是一样。魏军围住了邯郸,齐国要是去救邯郸,劳师远征,等走到邯郸,魏军是以逸待劳,掌握主动权,齐军处于劣势。

  而孙膑一眼就看出了魏国的要害所在,带兵冲着魏国国都去了,围住国都,魏军就不得不回军来救。魏军回来救,齐军就是以逸待劳,在魏军必经之路上伏击,掌握主动权。

  历史上,围魏救赵这招被齐国玩了两次,而魏军每次都上当,因为齐军攻其所必救,魏军不得不回来。这就是围魏救赵的高明之处。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

  使敌军行踪暴露而隐藏我军的动向,这样就可以集中我军的兵力而使得敌军的兵力分散。我军集中在一处,敌军分散在十处,于是我们就可以在局部以十倍的兵力攻打敌军,从而形成我众而敌寡的有利态势。既然能够做到以众击寡,那么同我军正面作战的敌人就必定势单力薄。我军所要进攻的地方敌人不得而知,那么敌军所要防备的地方就多了;敌军防备的地方越多,那么我军所要进攻的敌人就越少。

  毛教员曾说:“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

  为什么战略是“以一当十”?

  因为国军兵力多,装备强,我军长期处于敌强我弱的态势下。战略上,必须要以少打多,以弱胜强,以一当十。

  为什么战术是“以十当一”?

  因为要想战胜敌人,必须在局部战场集中优势兵力,形成以十打一的绝对优势。

  当年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国军进攻兵力是10万,红军是3万;第二次反围剿,国军进攻兵力是20万,红军是3万;第三次反围剿,国军进攻兵力是30万,红军还是3万。

  国军越来越多,这仗还怎么打?

  翻阅战史,会发现红军几乎就是一招,用少量兵力伪装造势,吸引国军分散兵力,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找落单的国军,一次就打你一个师,甚至只打你一个旅,保证每一次战斗都是以多打少,处于绝对的优势。打完了,迅速转移,找机会再打下一仗。

  再比如国军王牌主力整编七十四师,号称一个营就能打我军一个师。但被粟裕用五个纵队围着打,局部形成5打1,仅三天时间就全歼了,别的国军赶过来救援都来不及。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在局部形成绝对优势,是我军常胜的法宝之一。

围魏救赵读后感小学

  拿破仑也说过:“战争中,胜利属于懂得怎样在决定性的地点集中最大兵力的一方。”这句话很有意思,胜利不一定属于兵力最多的一方,胜利只属于能够在决定性的地点集中最大兵力的一方。

  道理很简单,无非是把自己所有的资源,全部集中到一个较弱的点上,待全力以赴的解决这个痛点之后,再图解决其他的痛点,不要贪多求全,急功近利。但为什么国军不懂呢?为什么他们兵力最多,却总是在局部被以多打少,总是处处被动呢?

  毛教员说出了答案:“集中兵力看来容易,实行颇难。人人皆知以多胜少是最好的办法,然而很多人不能做,相反地每每分散兵力,原因就在于指导者缺乏战略头脑,为复杂的环境所迷惑,因而被环境所支配,失掉自主能力,采取了应付主义。”

  集中兵力的前提,是知道战略目标是什么,懂得取舍,如果什么地方都不想放弃,什么机会都想抓住,结果就是兵力越来越分散,这里投一点,那里投一点,再多的兵力也架不住分散,最后处处被动,处处挨打。

  比如,解放战争的头四个月,解放军主动放弃城市105座,国军虽然占领了解放区很多地方,但占地越多,就不得不分兵把守,兵力越来越分散,从而给我军创造了集中兵力,各个歼灭的机会。

  战略目标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该追求什么,同时又必须放弃什么。

  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会遇到选择题,有些还挺重要,此时,如果不知道该怎么办,内心迷茫,不妨多想想,你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有了战略目标,就知道该往哪里集中资源和精力,又该放弃那些小利的诱惑,坚持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所以防备了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后面,前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左边,右边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右边,左边的兵力就薄弱。处处都防备,就处处兵力薄弱。之所以兵力薄弱,就是因为处处去防备别人的进攻;之所以兵力充足,就是因为迫使敌人处处防备自己。

  一味采取守势,是防不胜防的,再多的兵力也不够分配,总能被对手找到薄弱环节,一举击破。就像足球比赛,一旦被对手压着打,不但自身优势发挥不出来,而且破绽会越来越多,处处挨打。

  毛教员曾说:“任何一本有价值的军事书,任何一个比较聪明的军事家,而且无论古今中外,无论战略战术,没有不反对消极防御的。只有最愚蠢的人,或者最狂妄的人,才捧了消极防御当法宝。”

  最好的防御,是在对手还没进攻前,就采取主动攻势,破坏对手的进攻策略。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所以,能预知交战的地点,预知交战的时间,那么即使跋涉千里也可以同敌人交战。不能预知交战的地点,不能预知交战的时间,就会左翼救不了右翼,右翼救不了左翼,前队救不了后队,后队救不了前队, 更何谈要在远则数十里,近则数里的区域内作战呢?

  不管到哪里作战,最好让敌人到我们预设的战场来打,在这里我们一切都准备好了,以逸待劳,发挥最大优势;最忌往敌人预设的战场钻,跟着敌人的节奏走,完全丧失主动。

  在交易中,我们用策略来应对股价的不确定波动,等着股价往我们预设的网里钻,而不是被股价勾引着来回转。那种被套死扛,天天祈祷股价上涨的行为,是最被动的。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依我的分析来看,越国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这对于最终取得胜利又有什么帮助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通过努力而争取到的。敌人的兵力虽多,但我们却能够使其丧失战斗力。

  《形篇》说:“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与《虚实篇》这句“故曰:胜可为也。”正好相反。但并不矛盾,它们只是各强调问题的一个侧面。

   “胜可知,而不可为”,是说实力强弱有先定之数,事先就可以估计出来,不是临时能造出来的;而“胜可为也”,是说投入战斗,才见分晓,在实际战斗中,实力发挥还大有余地。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所以,分析敌情以了解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挑动敌军以了解敌人的活动规律,佯动示形以了解敌人地形的有利不利,战斗侦察以了解敌人兵力部署的虚实强弱。

  对手之虚实,一试便知。股价的趋势,也要试错才知。

  我们看到的趋势,是已经发生的;让我们赚钱的,是买入后的未来的趋势。当买入后,迅速赚钱,则我们是顺势的;当买入后,开始亏钱,则我们是逆势的。股价是唯一的裁判。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伪装到最好的地步,就显示不出任何的形迹。显示不出任何的形迹,即便是隐藏再深的间谍也窥察不到我军底细,最聪明的敌人也想不出对付我军的办法。

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根据敌情来随机应变,定策取胜,即使把胜利摆在众人面前,众人还是看不出其中的奥妙。人们只知道我用来战胜敌人的战术,但是却不知道我是怎样灵活运用这些战术来取胜的。所以每次战胜都不是重复老一套的方法,而是适应不同的情况,变化无穷。

  经常有人问:你怎么这次是突破新高买,下次又是突破均线买,后面又是跌到支撑位企稳买?怎么都是突破,这只股票你买,那只又不买?

  买点,是灵活多变的,不同的行情,对公司和市场的认知不同,我的买点都不太一样。但内在的心法是:“轻仓试错,浮盈加仓,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只要不违背这一心法,就不会有大错;相反,不管你买点选的多么精妙,只要违背了这一心法,迟早就会吃大亏。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简单机械的模仿,大多都会失败,因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韩信背水一战,表面看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实则没那么简单。他首先做到了知己知彼,然后才守正出奇,用两千奇兵袭击敌后。后世庸才不懂其中奥妙,以为只要把军队置之死地,便能迸发出惊人战力而克敌制胜,怎么能不谬之千里呢?

  孙子这段最后说:“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所谓战胜不复,就是打了胜仗后,不能再重复使用同样的套路,也就是所谓空城计不可二用。

  但就连孙子的这句话,也不能教条,如果大家都觉得“战胜不复”,那么智者反而应该违背它,给敌人一个惊喜。

  比如抗战时期,刘伯承曾指挥八路军在七亘村设伏,打掉日军一个辎重队。出人意料的是,刘伯承三天后又在同一地点对日军再次伏击,又取得了胜利。他利用的就是日军的教条心理,刘伯承看似违背兵法,实则是最懂兵法。兵法就是博弈,博弈是动态的过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交易也是一样。股价波动哪里有什么规律呢,当一个规律被发现,也就是失效之时。突破买入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很多假突破存在;如果每个突破都是真突破,所有人都知道,那谁会卖呢?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用兵打仗就跟水流一样。水流动过程中,永远是会避开高的地方,流向低的地方;用兵要想取胜,也要避开对手强大的地方,攻击对手薄弱的环节。水根据地形来决定奔流的方向,作战则根据敌情来决定取胜的方案。所以作战没有固定的方式,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

  顺势而为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但在顺利时,人往往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对未来特别乐观,这就是问题的开始,它让人们对潜在的风险和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一旦风过去,首先摔死的也是猪。

  兵无常势,易变,是势的本质。水无常形,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又永远有形状,它的形状取决于容器的形状。水能因环境变化而变化,能因势而变。

  作为交易者,也应该顺应市场的变化,不要有多空偏见。当你对市场有观点时,市场迟早会利用你的观点打败你。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哪一个固定独胜,四季推移更替,没有哪一个固定不移。白昼有短有长,月亮有缺有圆。

  曹操注解说:“兵无常势,盈缩随敌人。”我想说:“股市无常势,赢冲输缩,顺势而为。”

  绝顶聪明者都是打比方的高手,孙子也喜欢打比方。讲形,他以深谷决水为喻;讲势,他以高山滚石为喻;讲奇正,他是以扩弩发机为喻;讲虚实,他是以以石击卵为喻。清晰明白。

  《虚实篇》到这里就讲完了,谢谢捧场。

作者:布衣书生 自媒体:复利人生

围魏救赵读后感小学围魏救赵的读后感读围魏救赵的读后感500字读《围魏救赵》有感围魏救赵读后感400字作文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整合,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