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星教育网

最新搜索
1答案 211 3.1 4..1 5<! 6index.php 7.1 8..1
热门搜索
1 2高文 3韩非 4填志愿 511 6凤冈一中 7指标生 8东莞

小学生科学课程标准_最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小学课程2022-06-03 16:09:07

小学生科学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制定、教学和评价的基准。2017年1月,历时16年,经过多次修订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终于发布。

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研制过程

  2001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郝京华作为《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的负责人完成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同年教育部首次颁布该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结束了小学自然课的历史。

2.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

  2003年至2007年3月,教育部启动第一轮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教育部成立了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于2004年形成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但是教育部审议结论是“先行试点,暂缓颁布”。2007年3月,教育部启动课程标准第二轮修订工作。2011年3月,小学科学课标修订专家组完成《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新修)批注稿》,送教育部审定。审定结果未通过。

  教育部于2012年12月再次成立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组长为郑光美院士。经过准备工作(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部署修订工作(2013年1月中旬至2月),专家修订组调研(2013年2月初至3月底),撰写修订稿(2013年4月至2016年9月)等阶段,《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于2017年颁布。

3.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重大变化

  教育部于2017年1月19日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01年颁布《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16年后,我国教育部首次正式发布《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有几大变化。

  变化之一: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保障一二年级学生每周至少有一课时,三至六年级的科学课学时保持不变。这意味着小学阶段科学课时总量增加。这不仅对于从小激发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与国际上K-12(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科学教育的主流一致。许多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就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国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每周都将上至少一节科学课。

  变化之二:课程标准增加了技术与工程模块。新课标中首次纳入技术与工程领域知识内容,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以及地球和宇宙科学共同作为课程内容的四大领域,足见其重要地位。技术与工程内容的纳入反映出其在科学素养构成中的重要地位。如果说以往的科学课程聚焦的是对自然世界的发现,那么技术与工程内容的出现则为学生提供了了解人工世界的窗口。从新课标中描述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知识结构图来看,图中对技术与工程的关系的表述清晰而精干,然而在教学中如何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构建概念颇具挑战性。

  变化之三:巩固科学探究,新描述提出新要求。新课标从四个方面描述课程目标,分别是“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科学探究作为解决问题、认识自然世界的方法,其地位得以延续和巩固。新课标提出8项科学探究要素: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细读对于科学探究的描述,可以发现部分内容不同于我国以往的理科课程标准文件,而这些不同则反映出新课标对于科学探究目标方面的“微调”。调整一:变“实施计划”为“搜集证据”,凸显了实施计划活动的目的性,也带出了“证据”这一重要概念。调整二:单独要求“处理信息”,将其从以往“得出结论”的描述中分离出来,强调了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调整三:单独要求“反思评价”,这部分内容在以往的描述中也是包含在其他要素中的,将其作独立要求实际上指向了学生对科学探究更全面的理解和更高质量的实践。这8个要素并未相互孤立,也非单一线性的关系,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其内在联系,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

  变化之四:课程目标呈现进阶式要求,螺旋式上升。新课标将小学划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三个学段,对于课程总体及具体目标都针对不同学段进行了不同的要求和明确的描述。这一方面保证了课程要求符合学生不同学段认知水平,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稳步提升素养。可以说,进阶式的要求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科学素养的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有助于学生的稳步成长。

  变化之五:强调课程综合性,提倡多学科互动。课程强调四个领域之间要互相渗透和联系,注重整体性。课程还建议与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的联系与互动。新课标同样倡导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指出STEM(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的课程组织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值得玩味的是,新课标仅指出教师可以将STEM尝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对其做更高水平的要求。考虑到现阶段我国的STEM教育(亦有将艺术纳入成为STEAM教育的)还在探索尝试阶段,尚无成熟深入的理论和经验指导,这样的严谨态度不无道理。

  变化之六:合理配置科学教师;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实验室建设等需要。小学科学教师的师资问题是我国小学科学教育长久的痛,不少地区都面临小学科学教师缺乏理科背景和专业发展受限的问题。而课程内容的扩充和实践探究的强化很可能为一线小学科学教师带来新的挑战。《通知》中指出要合理配置科学教师,这对于加强小学科学教育师资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也是新的课程标准顺利推进实施的重要保障。这意味着,今后越来越多的孩子们有越来越多专业的科学教师了!加大经费投入也是重大利好消息,能够保证孩子们开展科学实验的需要。

  总览发现,新的小学课程标准对小学科学课程设置、内容、教学实施及师资环境都做了特色鲜明的要求。通览新课标,可以发现其稳中求变的风格。上述新变化必将为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撒上一把催化剂,引发从学校到教师的连锁反应,最终引领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到新水平。期待新课标为小学科学教育带来新气象!

作者:王康友 李秀菊 赵博

来源:节选自《科学教育蓝皮书: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报告(2017)》(主编:王康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报告《中国科学教育:机遇与挑战同在》

课程标准小学生科学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整合,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