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星教育网

最新搜索
1答案 211 3.1 4..1 5<! 6index.php 7.1 8..1
热门搜索
1 2高文 3韩非 4填志愿 511 6凤冈一中 7指标生 8东莞

穷人移民最简单的办法_穷人怎样移民

留学资讯2022-07-20 09:26:22

  在美国,穷是一种原罪。为什么人们越穷越忙,越忙越穷?

穷人移民最简单的办法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的片段——

  那个十岁的女孩坐在一个空着的秋千上,她和坐在旁边秋千上的社工聊着。

  那个小女孩问道:“你被强奸过多少次?”

  这个问题问得漫不经心,仿佛只是在谈话中随便一提。社工芭芭拉努力让自己保持镇静。

  “我说我从没被强奸过,她觉得很吃惊。”芭芭拉回忆说。

  “我以为大家都被强奸过呢。”她记得那个女孩这么说。

  “她的朋友们在学校谈到这个,”芭芭拉说,“都是家常便饭。”

  怎么样,不可思议吧?事实是,这是真实存在的,在《穷忙》中,你会看到更多类似的现象。

  作者戴维·希普勒,1966年至1988年任职于《纽约时报》。他曾在纽约、西贡、莫斯科和耶路撒冷从事新闻报道,后担任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首席外交记者。此外,他也为《纽约客》《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撰写文章。

  他还创作了另外三本书——《俄罗斯:破碎的偶像, 庄严的梦想》、《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应许之地的受创精神》(此书曾获普利策奖)、《陌生人的国度:黑白美国》。作为布鲁金斯学会客座学者和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希普勒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美国大学,以及达特茅斯学院。

穷人移民最简单的办法

  这是一本关于美国贫民的书,聚焦美国的“穷忙族”。“穷忙族”是指薪水不多,整日奔波劳动,却始终无法摆脱贫穷的人。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指拼命工作仍然无法摆脱最低水准生活的人们。

  书中讲述了低收入人群生活中的各种案例。这里有无车可开的洗车工,有户头里只有2.02美元的银行职员,还有十年收入也赶不上一个牙医的医学教科书女编辑……本书没有数据列举的枯燥,而是通过一个个血有肉的故事把美国的福利制度和保障体系串联起来讲述。

  在作者眼中,这些贫民们努力工作,一天的时间几乎都扑在工作上,但显然无法改变现状,多劳多得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肥皂泡。

  他们挣到的大部分钱,或是被雇主各种克扣,或者各种杂七杂八的税收卷走,工资到手那天就几乎花光,只能靠政府的补贴来生活。而政府的各种政策条框对他们又非常不友好,以至于他们代代都在贫民阶层挣扎着……

  除了美国本土的穷人,作者还讲述了几个普遍的穷人群体:墨西哥的偷渡移民、亚洲人、非洲人等。

  比如墨西哥的移民。他们偷渡到美国,蜗居在边境农场里,住最简陋的工房,没有医保,生病了付不了昂贵的医疗费只能忍等等。他们以最廉价的工钱赚钱攒钱,但依然选择了留下,因为这个最廉价的工钱比在自己国家好太多。他们普遍的想法是,赚了钱寄回老家,改善家人的生活。

  作者就美国的底层民众“穷忙”的恶性循环进行了探究和反思:“穷忙”的现实并不是一个单一原因造成,社会、家庭、职场、学校,舆论、还有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甚至运气,随时都可能把这些生活在悬崖边缘的人拖入泥潭,且恶性循环。

  香港曾经有一档电视真人秀,叫做《穷富翁大作战》邀请富人体验穷人的生活。有一期邀请了田北辰。他是香港“一代裤王”田元灏的儿子,念完哈佛大学MBA回到香港,创办了服装品牌G2000 U2,是努力的“富二代”。

穷人移民最简单的办法

  田北辰崇尚自由竞争和人生奋斗,一直宣扬“如果你有斗志,弱者也可以变成强者。”

  但是,当田北辰体验了两天清洁工的生活后,他改变了原先的看法。目睹那些底层劳动者们每天忙于工作,干到累死,但还是很穷,只能租屋住,没有自己的积蓄,一旦停止工作或者生病在床,生活来源顿时就成问题。

  他说:“没有学历、技术的人,为了活下去,不是住笼屋就是要工作到半夜,对于他们,最重要事情是下一顿吃什么,怎么会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未来怎么发展?来来去去都在死胡同!在这样的境况下,穷人一輩子都不可能变有钱人。在强弱悬殊的情况下,弱者只有越弱,越來越慘!”

  的确,正如田北辰所言,“没脑子”,“没眼界”,“没能力”,“没文化”,这是贫穷最容易被替代的标签。那么,穷忙族是不是就永无摆脱穷忙现状的机会呢?

  作者分析道:

  事实上,对于几乎每个家庭来说,贫穷的成因都有一部分经济原因,一部分心理因素;一部分个人因素,一部分社会因素;一部分过去的影响,一部分现在的情况。每个问题都令其他问题造成的影响加大,所有问题之间的联系是如此紧密,一个逆转就能够导致连锁反应,令结果与初衷背道而驰。

  作者还提到一个特殊的现象——穷忙族中有约占选民6.5%没有参与投票,无法在政治上为自己发声,而参与投票的人中,很大一部分是基于愿望投票,而不是现状。

  然而,在现实中,大部分美国人没有根据他们的阶级利益来投票,而且即使在票数很多的情况下,穷人也不一定会去投票。能推动人们去投票的似乎是强烈的愿望而非抱怨。《时代》杂志在2000年的一次调查中发现19%的美国人认为他们是工薪族中那1%的顶端人群,还有20%的美国人预计他们未来会成为那1%中的一分子。

  要真正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一整套的技术,合理的底薪,还有各种机会,要有目标,有勇气,还没有巨额的债务,没有疾病的产生,有支持自己的家庭,有品行不错的朋友,有私人或者政府的帮助……看起来,要想脱离贫穷,是很大的一个问题。也很难达到,要做很多的准备。

  其实,穷人所缺的不仅仅是钱,还有思想和看不见机会的生存环境。因为穷,所以没有太好的硬技能的学习空间,周围环境也将有些对穷人有利的东西有意无意的闭塞。这样就导致他们工作的技能比较弱,在实际沟通中所需的软技能当然得不到提升。

  这样的直接结果是,穷人不能提高自己,就得不到更好的工作机会,也就没有可能让自己的财务情况出现稳健发展,跳出这个穷忙的怪圈。他们的关注点集中在于债和短时间的享受,更愿意今朝有酒今朝醉。在这样的情况下,贫穷更会让穷人变成富人的猎物,因为他急需要钱,也就不得不获得高额的贷款。

穷人移民最简单的办法

  本书虽然讲述的是美国贫民的故事,但放在今天的亚洲,放在我们现在的中国,其实也是存在的。如何变“穷忙”为“乐业”,并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这关乎到教育、医疗和住房,就业、税收和福利,乃至性别、地域和文化。

  为什么人们会越穷越忙,越忙越穷?这本书虽然没有给出完美的解决的方案,但会启发我们深度思考:告别穷忙虽然不是那么容易,但也不要轻易放弃希望和努力。我们更多的是要思考如何才能避免穷忙,转变“穷人思维”。

  我想,这才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盼望“穷忙族”越来越少。

最简单穷人移民办法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整合,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