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星教育网

最新搜索
111 2.1 3..1 4<! 5index.php 6.1 7..1 8一级造价师
热门搜索
1 2高文 3韩非 4填志愿 511 6凤冈一中 7指标生 8东莞

东华大学精品课程_东华大学选课系统

大学课程2022-07-05 17:41:54

  人性化设计的语音朗读版开国元勋展导览手册、隔音达到理想效果的房中房模型、美观又耐用的彝族服饰、3D打印手机收纳盒……近日,在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项目化德育实践活动终期成果展上,“开国元勋展”“房屋改造家”“民族文化使者”“材料和我们的生活”“科技创新我先行”“红色文化我先行”等6个项目从参评的38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以实物的形式与大家见面,令观者啧啧称赞。

东华大学精品课程

  从构想形成到成果展现,学生们经过了8个月的不断探索和反复实践。“如果你是博物馆的馆长,你将如何设计开国元勋主题展导览手册?”“假如你是学生团支部书记,你将如何宣传开国十大元勋?”“如何改造音乐教室,让它不再‘扰民’?”8个月前,东华附校七年级的学生在东华大学参观时,提出了种种基于现实生活需求的探究性问题。

打破学科壁垒 延展学校育人内涵

  优质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在东华附校校长周卫斌的构想里,项目化学习是打破学科壁垒、延展育人内涵、融通课程体系、推动课堂变革的“密钥”。时隔8个月,看到孩子们在项目集市上落落大方地“推销”自己设计的文创产品,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他更加坚定了当初的信念:让德育贴近生活实际,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

东华大学精品课程

  德育项目化推进的过程中,孩子们聚焦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与问题。“音乐教室传出的歌声很容易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很多时候回过神来就错过了关键信息。”在项目集市上,历经千难万阻的“房屋改造家”们终于给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为了验证房屋的隔音效果,大家通过搭建简易的房中房模型进行现场测试。

  伴随着阵阵掌声,指导教师宋琳由衷地为孩子们感到骄傲,她说:“设计方案从雏形到定版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综合运用了墙体嵌入隔音板、室内软包等多种物理降噪办法,还考虑了地理位置、绿化带设计等地理自然因素。”

融通学习路径 合理利用身边资源

  德育项目化推进,加强顶层设计、盘活身边优质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早在今年3月,学校通过整体策划,招募项目指导教师,挖掘东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创研究中心等身边优质资源,设计了项目化学习任务单和实践活动记录手册,将项目化学习提上日程。“5个学院12个参观点对我们的学生开放。”东华附校政教处主任蔡凤婷说,“行走的课堂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为教师开展教学打开了另一种思路。”

  科技发明源于生活需求,科技成果服务生活。今年4月,部分学生在参观东华大学机械学院时,对3D打印技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于是,带队指导教师蔡丹萍便启发大家:“我们学校也有3D打印教室,还有3D打印社团,小学的3D打印笔、中学的3D建模,大家还有印象吗?”在她看来,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并引导大家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项目化学习,是作为教师该有的敏感度。

东华大学精品课程

  可是,如何将3D打印技术融入具体的项目化学习呢?“细心的学生注意到了学生手机入校管理的现实问题。”蔡丹萍介绍道,《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于是,学生们想出了这样的点子:为学校设计一款便于存放手机的3D打印收纳盒。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利用假期开展调研,了解常见手机的型号与尺寸、手机收纳盒的样式,最终将校园手机收纳盒的设计点落在“可灵活调整数量”和“方便存取”两大特征。此后,一款以三个为一组的通用版手机收纳盒便“问世”了。

推动课堂变革 创新实践成果丰硕

  “一个个源于真实生活的课题,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也让孩子们收获了合作与成长的快乐。”蔡凤婷说,项目化学习作为德育的新形式,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关注点也令人感动。

  一群十三四岁的孩子在设计开国元勋展导览手册时,甚至考虑到了视障学生的需求,特别录制了音频版导览介绍,还有团队谱曲作词为十大元勋创作了歌曲和快板。为了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观展需求,学生们还将项目开展过程中积累的录音、视频等阶段性成果上传到“喜马拉雅”等平台,并建立开国元勋展官方网站,利用二维码实现两个平台之间的快速跳转。“尽管在技术上稍显稚嫩,但孩子们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品质尤为可贵。”指导教师林升妍说。

  同样,在“民族文化小使者”这一项目中,“小使者”们将彝族服饰元素充分运用于白色T恤衫进行再设计,制作出简洁美观又大方实用的彝族服饰。“项目开展前期,我们就做了多个方案,可操作性是它们的共性。”参与项目实施的学生蒋沁彤举例说,考虑到布料剪裁功底差,自己便以现有的旧校服作为再设计模板,在衣领和袖子上植入彝族服饰图案元素。

  “我们探访图书馆,浏览网页查阅资料,深入社区调查访谈,分析数据,整理资料,通过团队合作得出探究结果,这种快乐是从书本学习中无法体会的。”环保创意小分队队长张依晨说,项目化学习让大家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东华大学精品课程

  ■记者 王梅 文 东华附校供图

  ■文字编辑 薛亮亮 许萍

  ■栏目责编 树征宇 ■栏目主编 张晋洲

精品课程东华大学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整合,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