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星教育网

最新搜索
1答案 211 3.1 4..1 5<! 6index.php 7.1 8..1
热门搜索
1 2高文 3韩非 4填志愿 511 6凤冈一中 7指标生 8东莞

首都师范大学学校德育研究院_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大学资讯2022-06-25 04:50:53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 沈文)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简单化理解和“形式化”倾向。首都师范大学学校德育研究院特聘首席专家檀传宝教授27日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劳动教育,绝不能简单地视为劳动技能教育或者职业教育的“普教版”,也不应等同于社会志愿者的公益活动,而应注重并加强教育过程中的劳动价值观引领与情感体验,让青少年在生动的教育实践中学会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体会劳动创造之美,否则,立德树人的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檀传宝是在当天举行的首都师范大学学校德育研究院成立暨“北京德育论坛—新时代德育走向之探询”会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上述见解的。

  他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劳动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教育青少年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劳动价值论,体验劳动的创造性,学会尊重普通劳动者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如果不从价值引领的角度设计相关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就无法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他解释说,青少年好奇心强,勇于探索,劳动教育要紧密结合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与学校相关课程进行同步设计,有机衔接,这样,劳动教育才能“嵌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持续地塑造其正确的劳动观。劳动教育需要潜移默化才能“植入”,否则,很容易被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所冲淡甚至抵销。

研究院学校德育首都师范大学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为互联网整合,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